中國風險投資網首頁 | 收 藏分站 | 融資服務 | 投資人服務 | 加盟代理 | 投資人打假 | 聯系我們
中國風險投資網 > 創業人物 > 坐公共交通來前海 香港理工學霸的內地創業路

坐公共交通來前海 香港理工學霸的內地創業路

2017年06月30日 12:23    來源:時代周報

  “從元朗過來,只要一個小時。”凝方綠能公司創始人林恒一每天從香港往返前海。此前,他在香港數碼港的孵化器里有一間辦公室,往返需要四個小時。前海雖然在深圳,對他來說反而是一個更近的選擇。

  1976年出生的張龍華也堅持乘坐公共交通來前海。在香港,他創辦了一家移動互聯網視頻教學平臺秀妙科技,為了開拓珠三角市場,他把前哨站設在了前海。如今,前海的辦公室反而成為他的工作重心。每星期張龍華都要過來三四趟,和潛在合作者見面,并與團隊“頭腦風暴”。團隊不大,只有8個人,這在前海并不罕見。

  “舒服。”兩位香港創業者都稱贊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的工作環境。如果通過無人機的視角鳥瞰,會發現“夢工廠”的八棟白色房子疏落有致地排列成一個巨型“夢”字,寬廣的草坪填補了樓房之間的空白,讓這里看起來更像某個藝術街區,難以讓人聯想到于此工作的年輕人,常常要加班到晚上十點才能回家。

  “盡管很多員工上班時間略晚,但是愿意待到很晚才下班,”林恒一笑稱,“晚上的前海很美。”

  2015年4月27日,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正式掛牌。在此之前的2013年底,為了吸引香港青年來前海創業,由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聯和香港青年協會三方發起的深港青年夢工廠宣告成立。時值香港回歸20周年和前海自貿區“深港合作年”,深港青年夢工廠改變了香港創業者們的生活軌跡,也見證了深港兩座一衣帶水的城市互融互通的歷史進程。

  港理工學霸的創業路

  林恒一向時代周報記者談起他的創業理念時,依然是學生時代的學霸范兒。他指著一臺空調說:“如果這臺空調壞掉了,制造商就得找代理商去維修,消耗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而且不一定能修好。如果在空調上裝一套監測設備,當空調剛開始出現問題時,我們就能幫助制造商提前預判,及早解決,節約成本。同時我們可以利用實時監測到的數據為優化產品服務。”

  學計算機的林恒一在香港理工大學讀書時,就已經有志于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商業領域。2012年他拿到了港理工的創業基金,隨后又進入了香港數碼港的孵化器計劃。2016年,在香港數碼港的合約期結束后,林恒一的公司已經初具雛形,并有了豐富的樓宇智能化管理經驗。他想要向內地擴大影響力,于是把目光轉向掛牌一年的前海自貿區。

  林恒一先找到了當時負責前海面向香港創業青年招募的香港青年協會,得到的答復是夢工廠的名額已滿。但他并未放棄,通過朋友輾轉介紹,林恒一接觸到了前海厚德創業孵化器的董事長鄧永強,并得到了路演的機會。

  在路演當天,林恒一的團隊前面還排了數家創業團隊,據說這些團隊得到鄧永強的評價是“你們還沒準備好”。這讓林恒一頓時忐忑起來。他還記得,那天跟鄧永強聊了大約20分鐘,聊完后,鄧永強向他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并讓他們修改后再次提交。

  “當時以為沒戲了。”林恒一坦言。但厚德孵化器的一位聯絡員告訴他:“如果真的沒戲,鄧總會在5分鐘左右就走人了,現在不僅聽了20分鐘,還給出修改意見,基本上已經沒太大問題了。”果然,不久后林恒一就得到了允許進駐的回復。“感覺很幸運,”林恒一說,“鄧董是看重我們團隊在香港已經有了成熟的技術,對我們利用樓宇管理進行大數據分析應用的理念比較認可。”

  來到前海,林恒一感受到前海深港夢工廠比香港數碼港更濃厚的創業氣息。“前海這邊跟創業團隊審核、對接的人真的是懂行的,有的人就是VC(風險投資)出身。”

  林恒一介紹,剛剛入駐前海時,孵化器會幫助凝方綠能組建初期團隊。開始招聘后,他進一步感受到內地的吸引力。他認為香港人如果選擇金融或是計算機,要找一份在香港的工作并不困難,因而有了挑三揀四和過于隨意的問題。內地的大學生來到大城市會迫切地需要一份工作,因而干活更加踏實。

  “香港人由于國際化的優勢,創新思維和眼界要開闊一些,但在執行力上不如內地學生。”林恒一對兩地的人才特點評價道。更具吸引力的是,內地的工資水平是香港的1/3,對初創公司來說,這相當于節省了大筆的人力開銷。

  入駐一年時間,林恒一漸漸掌握了前海的“節奏”。在前海,他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以前在香港時,他尋求媒體推廣而不得;但在前海,反而時常有香港媒體來采訪他,作為深港人才交流的典型代表。曝光度對初創公司而言,無異于一筆大額投資。

  和在香港數碼港一樣,創業者有義務配合政府進行宣傳活動,比如在雙創周上擺攤。“剛開始覺得是一個推廣自己的好機會,后來碰到與自己行業無關的活動就會覺得耽誤時間。但前海的這類活動比香港少很多。”

  “內地是更大的市場”

  秀妙科技創始人張龍華富有香港人典型的活力:語速快,反應敏捷,在判斷趨勢時顯得自信,談到個人經歷時顯得謙卑,正如他常常掛在嘴邊的:“跟不上你們年輕人啦。”

  2015年底入駐前海夢工廠,帶領一支小團隊,張龍華很容易被理解為一位熱血澎湃的創業青年。事實上,他已經創過三次業,并且經歷過命運的轉折。

  1998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的他認為自己是個“沒辦法在一座城市一直待著的人”,所以在香港一家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后,張龍華跳槽到了北京一家戶外廣告公司。2004年,他在北京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專注于在當時的內地還處于萌芽階段的互聯網廣告業務。

  有了北京的這段經歷,張龍華已經熟稔內地生意場的規則,因而很快適應了前海的節奏。“我記得在戶外廣告公司的時候,一個同事跟我抱怨,這個單子沒談下來,還是關系沒搞好。我很訝異,香港人會覺得生意沒談成肯定是要求不匹配。從那個時候開始,我逐漸注意到內地和香港之間文化的差異。”

  在第一家公司風生水起時,張龍華卻突然病倒了,醫生懷疑他得了血癌。

  張龍華回到香港住院。他本還沒有感到生死攸關,直到醫生問他:“你有房嗎?有車嗎?有存款嗎?有的話趕緊清理好,因為你有可能出不去了。”

  痊愈后,張龍華沒有再回到北京。他把公司賣了,休息了兩年。在他自己的公司里,因為只有30個人,所以有重要的廣告客戶案子都是他自己接,熬夜是常態,直接拖垮了他的身體。而如今,他變得慢下來了。

  張龍華在前海的項目是秀妙APP,一款視頻教學平臺,這是他的第三次創業。從2015年到現在,這款APP依然在使用粵語為主要教學語言,一小部分是英語。他坦言,目前秀妙主要針對粵語圈的受眾,大部分用戶局限于廣州、深圳、香港三地。張龍華亦了解國內互聯網公司“跑馬圈地”的做法,但他并沒有跟進燒錢。“我們并沒有在推廣方面投入很多錢,而是培育有特色的老師陣容,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選擇前海,表明張龍華對內地市場還有野心。他的邏輯是,“你要想做內地市場,就一定要在內地有個辦公室,否則投資人不會信你的。”張龍華說道。

  張龍華表示,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教學平臺,需要大的用戶群,僅憑香港一城,滿足不了他的擴張需求。“我們先把粵語市場做牢固,再考慮把內地市場做出來。”

  融合與挑戰

  張龍華和林恒一并非簡單在前海設立一個辦公室。在進駐前海之初,他們就考慮打通深圳和香港兩地的優勢資源。

  現在,林恒一已經把企業的科研板塊放在了前海。前海辦公室的另一個功能是對接風投。“香港以前的投資渠道主要是房地產,基本沒什么風投,F在的風投文化是內地帶過去的。”在他看來,前海更容易碰到成熟、有國際視野的投資人。

  但林恒一的基礎技術和目標市場依然在香港。他分析,香港政府對樓宇有節能指標,而他們的系統恰好能通過智能化檢測協助樓房管理者節能減排,因而有直接的市場需求;內地的市場則還需要挖掘。這相當于對改革開放初期“前店后廠”模式的一次逆襲,只不過是以互聯網+的面目出現。

  林恒一更期待他在前海的辦公室能夠對接上珠三角豐富的制造業資源。他希望能和一些傳統制造企業達成合作,在電子產品、工業設備上加裝凝方綠能的監測系統。他還希望能更進一步,把這些智能化的設備打包進方案,賣給香港的樓宇客戶。

  張龍華也把前海辦公室看做科研陣地。他向時代周報記者直言:“做移動互聯網,只能來內地。香港已經跟不上了。”張龍華的前海辦公室還擔負向內地營銷的功能,由前海員工開發出更接地氣的營銷方式,“跟香港的影響很不一樣”,資深廣告人張龍華自信滿滿。

  而秀妙在香港的總部,在面向香港地區營銷外,主要負責提供內容。“香港有國際化優勢,可以提供更多樣的導師和課程。”除了保住香港市場外,對內地用戶而言,香港的教育類短視頻也更具新鮮度。

相關閱讀:



外媒評選20位中國AI領袖 百度系占據半壁江山


他靠小聰明“!眮矶嗉彝顿Y方 遭遇投訴、退款風波 卻用一年逆襲成行業領頭羊!


被創投圈愛上的音樂節 靠搖滾和姑娘就把錢賺了?


浙江小伙創業被嘲笑吹牛 30年后公司市值破千億


23歲淘到1000萬40歲賺到168億 他是如何成功的?


18歲給大疆做代理賺到第一輛特斯拉 如今自己殺入無人機市場


湊1.8萬辦廠堅持28年賣一罐粥 如今坐擁百億的食品帝國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動
  • 往屆回顧
国产一级无码视频
  • <span id="qzi0y"></span>
  • 點我訪問新系統
    點我訪問新系統
    關于我們 會員服務 加盟代理 誠聘英才 常見問題 留言反饋 投資人服務  聯系我們 廣告價目表 舊版欄目

    中國-深圳 中國風險投資網--風險投資的門戶網站 1999 - 2015 中國風險投資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5002753號

    中國風險投資網法律顧問由廣東創暉律師事務所獨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警110 網站備案 網上交易保證